米升,容器也。在遥远的年代,人们用米升计算着一家人的度用,并也用其作为米市交易公平诚信的度量标准。升盈则天下足,升歉则庶民哀,作为器物的米升便具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。
历史总在以新易旧,当米升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,赣州的客家围屋却保留了这样一个记忆的符号。
这座全国最小的客家方形围屋“米升围”,占地面积仅500多平方米,现如今已被改造成了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,陈列着各式各样带有客家历史韵味的老物件,老旧的油灯盏、客家牌匾、客家刺绣、农耕用具、雕饰精美的家具……
这些藏品都一一展示了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而这间博物馆里的所有藏品,都是由黄馆长个人出资收藏的。
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00余件,包括观音堂,战国时期至今的钱币,古陶瓷器,客家刺绣和礼仪藏品;为了保护这些文物,馆长黄光明耗费毕生的心血与积蓄,从一些偏远的山村角落和无数物件持有者手中点点滴滴地征集、修整,并保存下来,然后创办了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