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!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风光,感受传统文化,了解东江源头,激发学生热爱家乡,热爱祖国的情感。2024年5月13日,安远县东江翡翠小学组织三到六年级学生前往三百山开展以“溯源东江水 畅游三百山”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! 清晨一早,同学们整装集结,犹如朝阳一般,兴致勃勃,整齐列队,在简短的开营仪式后,同学们在教官的带领下有序地前往大巴车等候点准备上车,满怀热情踏上今天的研学之行,去锻炼自己,学习新的知识,丰富自己的头脑,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。我们相信,今天的研学之旅一定会让同学们受益颇多,留下许多无法磨灭的珍贵记忆! 在车上,教官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天的行程和出行规则,接着带领同学们一起做游戏,一路上欢声笑语!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,同学们安全抵达三百山风景区。同学们正乘坐惊险刺激的缆车。脚踏行云,怀揽河山,穿梭在山林间,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,看着仙境般的地方,真是大饱眼福。 同学们研学的第一站来到的是护源石,护源石是2017年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时所立,石碑上“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”为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词。1963年,香港遭遇了60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,350万人的生活因缺水陷入困境。当年12月,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,拨专款用了11个月的时间在深圳建 成了东深供水工程,把东江的水引到香港,从此结束了香港长期缺水的历史。护源石形状像一只手掌,寓意用手护源,石头高5.23米,与东江流域长度523公里相对应,宽3米,代表赣、粤、港三地;护源石底座长4.65米,与三百山到香港的距离465公里相对应;花坛采用圆形,寓意“圆圆满满”。 滴水观音菩萨雕像于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赣粤港信众捐建,其宝相慈祥庄严,左手持净瓶,右手做法印,屹立在三百山东江的源头。雕像总高11.69米,与主峰海拔相称。雕像的形态、手法符合佛教的意义,具备当今美学、建筑学、雕塑学、佛像艺术的时代特色。 思源亭是由深港社团共同捐资所建,亭子两侧柱子上的楹联,是由深港社团题赠的,“港深甘泉,奔流千里,源此出;三百雨露,哺育万物,恩难忘”,表达了饮水思源的大德情怀。 第四站同学们来到了三百山饮水思源展馆,思源展馆共分“源头之水”“生命之水”“奉献之水”“感恩之水”“文化之水”五个篇章,展示三百山优良的生态、厚重的文化;展示安远人民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源护源情怀;展示香港同胞饮水思源的感恩行动。 在思源展馆内,同学们聆听着讲解员讲解的东深供水工程的故事,了解爱源、护源的重要性!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,同学们已经顺利完成了上午的任务,现在已经抵达用餐地点!教官正带领同学们有序的在各餐桌前就坐,美味营养的午餐正在等待大家去品尝。 愉快的午餐过后,同学们来到了漫云栈道,领略家乡的壮观美丽!漫云栈道,全长共3166米,其中玻璃栈道80米,远远望去,犹如一条蜿蜒曲折悬挂于山间的腰带,行走其间,犹如漫步云中,宛如人间仙境。 玻璃天桥,全长330米,宽2.5米,最高落差198米,是目前江西最长的玻璃天桥。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挑战玻璃天桥的精彩瞬间吧! 东江第一瀑由福鳌塘和山上大小溪流汇集而成,瀑布单级落差120多米,是目前景区发现单级落差最大的长流瀑布,气势雄伟,两侧峭壁凌空,古木参天。飞瀑前方视野开阔,远处青山叠翠,林海苍茫,令人心旷神怡。石壁上东江源三个字是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题写。 研学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思源宝鼎。浓浓爱国情,淳淳家乡情,思源宝鼎建于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,由赣粤港三地各界人士捐资所建,是仿西周大克鼎所铸,鼎高4.65米,重4.65吨,寓意着香港到三百山距离465公里,直径330厘米,是三百山名称的谐音。思源宝鼎,见证了三百山和香港一衣带水、水乳交融的深情。 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到这就结束啦!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可以明白在这个和平的年代,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,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奋发有为中矢志拼搏奋斗,成为一名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!